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

销售热线:

联 系 人:

娱乐网址:

集团邮箱: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关于新闻 >

A6: 广州新闻

时间:2025-10-22作者:admin浏览:

摘要:欧陆注册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黄熙灯) 记者从广州市气象台获悉,21日~22日,受冷空气和风神影响,大风天气持续并伴雨,气温继续下降,天气转清凉。其中21日有小雨局部中雨,最低

  欧陆注册信息时报讯 (记者 黄熙灯) 记者从广州市气象台获悉,21日~22日,受冷空气和“风神”影响,大风天气持续并伴雨,气温继续下降,天气转清凉。其中21日有小雨局部中雨,最低17℃、最高22℃;22日有小雨,最低16℃、最高21℃,为本次降温过程最清凉的一天。 20日14时,今年第24号台风“风神”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17时,其中心位于广州南偏东方向约540公里的海面上(北纬18.5度、东经115.2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级(2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85百帕。预计,“风神”将以20公里左右的时速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21日白天开始在南海中北部海面转向西南方向移动,趋向越南中部沿海,强度逐渐减弱,20日夜间距离广州最近,约470公里。 据了解,20日,“风神”带给广东的主要是大风影响。据气象监测,20日16时到17时,全省有2个气象站录得超过24.5米/秒的10级风,有3个气象站录得20.8米/秒~24.5米/秒的9级风,有9个气象站录得17.2米/秒~20.8米/秒的8级风,风力较大的站点有:珠江口外附近海面石油平台24.5米/秒、粤东附近海面陆丰石油平台24.5米/秒、汕头南澳县云澳镇23.3米/秒、揭阳惠来县靖海镇22.6米/秒。受冷空气和台风影响,20日,包括广州在内,广东大部开始明显降温。预计,21日至22日,随着雨水影响的叠加,气温将进一步下降——北风加雨水,天气持续清凉,可别大意,添件衣服、带把伞很重要。 广东省气象台预测,受“风神”和中等强度冷空气共同影响,21日~22日,广东省海陆风力较大,大部分市县气温继续下降3℃~5℃,最低气温将出现在22日或23日早晨。具体预报如下:21日,南部沿海市县阴天,有中雨局地大雨或暴雨,其余市县阴天到多云,有分散阵雨;22日,南部沿海市县阴天,有阵雨,其余市县多云,局部有阵雨;23日,粤西沿海市县阴天到多云,有阵雨,其余市县多云间晴。 广州市气象台预测,21日~22日,受台风“风神”叠加冷空气影响,有小雨局部中雨,气温16℃~22℃,陆地阵风6~8级,港区和高地阵风7~10级;23日~25日,转多云天气,气温逐渐回升,风力逐渐减弱。 广州一周天气预报 21日,阴天,有小雨局部中雨, 气温17℃~22℃; 22日,小雨转阴天, 气温16℃~21℃; 23日,阴天到多云, 气温18℃~24℃; 24日,多云,19℃~26℃; 25日,多云间晴,20℃~29℃; 26日,多云间晴,20℃~28℃; 27日,多云间晴,19℃~28℃。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陈子垤 邹甜 通讯员 陈淑娴 李隆基 谭札烽) 10月19日清晨,薄雾轻笼,碧波微漾,白云湖西湖在晨光中苏醒,·2025广州铁人三项赛在此拉开帷幕,约800名来自国内外的选手齐聚广州中心城区最大人工湖——白云湖,在湖光绿意间展开一场速度与意志的较量。 赛事由广东省铁人三项协会指导,广州市体育局、广州市体育总会及白云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设全程分龄组、半程分龄组及青少年体验组三大类别,共20个细分组别,参赛者年龄横跨12岁至80岁,展现了铁人三项运动无分年龄的动人魅力。 赛事组委会将赛场分为9个区域,共设有46个安保点位投入百余名安保力量,同时配置8台共16人的摩托车流动保障队伍进行全程护航。医疗保障方面,采取固定医疗点、救护车双重保障机制,赛场共设置固定医疗点7个,配置救护车8台及足量医护人员及AED等专用设备,与周边医院建立绿色通道联动机制,确保应急响应及时高效。 当天7时整,发令枪响,全程分龄组选手鱼跃入水,一番劈波斩浪之后,首名在游泳赛段完赛的选手疾步上岸,转身冲入转换区。顷刻间,自行车赛道车轮飞转,选手如风驰电掣,掠过绿道弯途。跑步赛段则是意志的试炼场。阳光渐炽,汗水浸透战衣,选手们的脚步却未见迟缓。他们穿梭于绿树掩映的环湖赛道,在体力与耐力的极限边缘,跑出属于自己的节奏与坚持。 9时许,全程分龄组冠军诞生。李郴以总成绩2小时2分21秒率先通过终点,夺得男子全程组的冠军。张泳以总成绩2小时30分52秒率先通过终点,夺得女子全程组的冠军。赛后李郴激情难抑地说:“广州的赛道太出色了!水面平静、水温适宜,自行车道平顺,跑步路线绿树成荫,加上观众的热情呐喊,我觉得非常适合铁友们,全国的铁友甚至国际上的铁友们都可以来体验一下。”来自青少年体验组的广州本土小将陈彦曦脸上洋溢着完赛的喜悦,“我从小性格内向,自从接触运动,整个人都打开了。虽然这次比赛很累,但我坚持到了最后,成绩也超出预期,特别有成就感。”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吴美芬) 近日,海珠区昌岗街信息时报小记者2025年秋季班跟随信息时报一线记者,系统学习新闻写作的方法与要点,开启了一堂干货满满的新闻写作指导课。 “新闻六要素是最基础且至关重要的内容。”“新闻稿的标题堪称‘点睛之笔’,要巧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课堂上,授课老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详细讲解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新闻的构成要素、写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实用技巧等知识。 为让小记者深刻地理解写作的重要性,老师精心组织了一场实验:让小记者就同一件事进行口头讲述,观察不同讲述方式产生的不同效果。通过这一实践,小记者直观地感受到文字表达相较于口头表达的独特优势与重要性。 整堂课程紧扣新闻工作特点、社会关注热点以及新闻传播规律等内容展开,小记者个个听得入迷,认真做好笔记,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们还踊跃举手提问。理论知识学习结束后,老师组织小记者进行新闻写作实践。小记者将刚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通过实际操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李馨 通讯员 蒙丽 梁越龙) 近日,乡村智库万里行暨农产品供应链与物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华南农业大学举行。会议聚焦“农产品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乡村产业”主题,汇聚政策专家、企业精英等多方力量,通过经验交流与深度研讨,靶向破解农产品供应链“最后一公里”配送痛点,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华南农业大学原副校长咸春龙介绍了华农以“政校企”协同模式深耕农产品供应链领域,组建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为有机稻产业定制“技术+品牌”方案,通过优化包装、拓展直播电商,显著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与品牌力,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支撑等方面的实践范例。 会上,多位专家围绕冷链物流、技术管理、供应链金融、数字转型等议题建言献策。广东省物流与供应链学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陈海权提出广东冷链物流领域“供需错配”的破局思路,认为要多维度协同推动冷链物流三大关键环节突破。 华南农业大学丁颖领军学者、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文晓巍教授提出,广东“土特产”应破解“四链”困局,通过强化品牌、建设乡村科技互联平台,实现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与利益链的协同发展。 圆桌论坛上,专家们围绕“物流+”如何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展开热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高效的供应链与物流体系是提升乡村产业效益、降低流通损耗的关键。未来将深化跨领域、跨主体合作,以“智能化赋能、网络化联通、标准化规范”为核心方向,持续推进农产品供应链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友情链接 : 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